探寻龙江多彩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院思政课教师开展省民族博物馆研学活动
来源:马列与基础教研部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3日
9月19日,我院马列与基础教研部思政教研室教师走进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思政研学活动。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以哈尔滨文庙为馆舍,是全国首家以收藏、展示和研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物、历史、文化为宗旨的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黑龙江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除汉族外,尚有发源或世居于此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黑龙江的居民通过渔猎、畜牧、耕稼等方式,创造了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这些文化包括了萨满文化、桦皮文化、兽皮文化、鱼皮文化等,其中桦树皮画、面塑、刺绣等技艺尤为突出,成为黑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这些文化不仅体现了鄂伦春族、满族等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致力于保护和抢救濒于衰微的民族文化遗产,通过举办大型陈列展览,系统展示黑龙江省代表性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风貌,现已成为保存、宣传、交流与研究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
思政教师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了黑龙江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从远古时期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留下的活动遗迹,到近代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的英勇壮举。一位参与活动的教师表示:“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体会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意义。”通过实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历史,思政课教师对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